高考落幕后谨防诈骗 切记不点链接不转帐

您当前的位置 : 教育 > 考试中心 > 高考 > 家长必读   时间:2023-06-09 11:20   收藏   打印

时间:2023-06-09 11:20  

  2023年高考昨日结束,广大考生和家长们也都可以松一口气。但要注意的是,每年高考前后都是涉考诈骗案件的高发期。6月7日,记者整合公安部网安局发布材料,梳理近年来出现较多的假消息,提醒考生和家长明辨网络谣言,谨防上当受骗。

  考试结束后,就是评卷统分阶段。不法人员往往为了博流量、蹭热度,发布“评卷老师只顾赶进度不顾评卷质量”的话题信息,以此无中生有、制造焦虑。

  事实上,高考实行网上评卷,阅卷工作严格遵循“坚持标准、统一程序、宽严适度、前后一致”原则,并有严格的质量监控程序,对评卷质量进行全程检查,确保公平公正。

  还有骗子利用考生和家长急于查询成绩的心理,通过微信群、手机短信等渠道发送“提前查询分数”的虚假广告链接实施诈骗。链接中会要求填写身份证、准考证等相关信息,并交纳一定的查询费用,一旦上当不但会有财产损失,还会泄露个人信息。

  今年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已明确,高考成绩预计6月24日公布,考生可家长切不可因一时心急,相信网络谣言。

  骗子中更有甚者,自称收取费用后可通过“特殊途径”更改高考分数,这也是不可能的。据悉,考生成绩在发布前做了多份原始数据存档和数据异地备份,发布网站也设立了严密的防入侵系统,以确保考试数据绝对安全。

  在高考报志愿阶段,有不法中介或网站宣称掌握内部数据,能够“精准定位院校”。并假冒所谓志愿填报专家身份,声称“百分百保上”“一分不浪费”,以此收取高额费用。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综合参考教育考试机构和所在中学、有关高校提供的官方信息,自主合理填报志愿。不要相信不法机构或个人声称的“内部消息”,谨防上当受骗。

  高考录取发布阶段,最常见的就是冒充行骗。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考生身份信息后,假冒教育部门工作人员的身份,以符合“奖学金”或“高考助学金”资格为由,骗取押金或手续费。

  考生及家长如果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部门工作人员电话,声称要发放“国家助学金”“助学扶助款”时,切勿抱有侥幸心理,应及时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谢蕾

来源:合肥晚报 编辑: 陈娉娉
来源:合肥晚报
相关新闻
  • 校园
  • 职场
  • 考试
  • 专题
合肥市翡翠学校开展心理健康系列活动

东至县敬慈小学行政团队赴上海市松江区...

安徽举办高校毕业生“暖心帮扶”专场招聘会

安徽: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

合肥市委组织部温馨提示:及时打印准考证 提前熟悉考点信息

2024年中共安徽省委社会工作部公开遴选...

2023高招直通车系列访谈

在皖高校助力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中安在线教育等。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转载的稿件或图片若涉及您的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图说教育

中安在线(中安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