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撑起“暖心伞”

您当前的位置 : 教育 > 职场就业 > 职场动态   时间:2024-08-09 11:32   收藏   打印

时间:2024-08-09 11:32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近年来,以互联网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迅猛发展,集聚了快递员、外卖配送员、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以灵活就业为主要特征的新就业群体,他们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如何为新就业形态人员提供全方位、零距离的服务,成为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奔波:“小哥”穿梭在街头巷尾

  正值三伏天,高温、闷热成为这段时间里的常态。快递、外卖等“小哥”,他们的脚步连着民生需要,奔波是常态。

  7月16日下午5时,合肥新站高新区玉石山路一快递配送站点,现场一片繁忙,几十名快递员正忙碌地分拣派发包裹。一个人、一辆车,小哥们马不停蹄从站点出发驶向周边居民区,将一件件快递送到客户手中。

  快递员小王,正准备骑车出站派件。记者连忙上前和他打招呼,询问工作情况。“累。”小王随口一语后,便消失在车流中。直到晚上8时,下班后的他才和记者讲述一些工作细节。

  小王刚从事快递工作不到两个月。最初,他选择送快递的想法很简单,“听说工资还可以,时间比较自由”。但现实与他当初的想法背道而驰。

  小王负责配送周边小区上千户居民的快递,每天早上7时左右,开始忙碌;晚上8时以后,时间才属于自己。“基本上一天工作时长在十几个小时,按配件量算,一天下来挣个两三百元。”

  小王直言,这份工作有两重累:“一是身体累,工作时间长,来回奔波带来的体力累;二是心累怕出差,担心派错件、晚派件导致客户投诉,精神压力大。一旦派错、晚派造成客户投诉,不仅单件钱拿不到,有时还要被扣钱”。

  收入不高,保障性偏弱也加剧了小王的心理压力。“公司一年后才给买社保,其他福利更少,我总觉得不踏实。”小王说。

  近年来,随着平台经济迅速发展,像小王这样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加。截至2023年底,我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约66万人(仅统计网约车司机、网约货车司机、外卖骑手、快递员)。

  “四季无休、三餐不定、两腿不停”成了工作常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有的持续在外奔波,有的常年昼夜颠倒,作息不规律、劳动强度高、工作压力大等给他们埋下诸多健康隐患。

  关爱:暖心搭建“温馨港湾”

  炎炎夏日,关爱不停。7月9日,省总工会联合省委社会工作部共同在县寄递公共配送中心工会驿站启动“工会送清凉 驿站在身旁”专项行动。当天,省总工会为这家驿站配送了1万瓶矿泉水。

  当天,快递员王献就在该驿站拿到了1瓶印有“工会送清凉 防暑保安康”字样的定制矿泉水。“1瓶水看似简单,但对我们快递小哥而言,是满满的关爱。”他说。

  寄递公共配送中心工会驿站坐落于金寨县现代产业园内,由于有了这家驿站,园区内40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炎炎夏日找到了休憩的好去处。

  近年来,我省持续加强工会驿站建设,全省累计投入资金3.12亿元,2023年底共建成工会驿站13454家。这些小小驿站,成为户外劳动者身边的“温馨港湾”。

  各地也纷纷利用驿站等阵地,广泛组织开展了送清凉物资、送政策宣传、送健康培训、送健康体检、送法律维权等“五送”活动。如合肥新站高新区瑶海社区总工会开展夏送清凉活动,不仅精心购买800斤凤梨、200斤绿豆、600瓶矿泉水以及200张冰垫等慰问品,还为46名新业态劳动者提供了三伏贴的服务;中国石油安徽销售阜阳分公司界光路加油站工会驿站向货车司机免费开放淋浴、洗衣等服务,缓解了高温下大货车停车难、就餐难、休息难等问题。

  除了歇脚、热饭、饮水,各地建起的驿站还有各种延伸功能。在蚌埠市淮上区淮滨街道明珠社区工会驿站,当地充分利用工会驿站户外劳动者比较集中的特点,发挥其“城市触角”和“一线探头”的作用,鼓励快递小哥、外卖员等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城市治理和志愿服务活动。

  “我们以社区工会驿站为抓手,探索推行快递外卖骑手‘积分制’管理,开发上线‘先锋骑手’微信小程序,依托小程序设置‘随手拍’功能,让他们能及时反映小区治理问题。”明珠社区党总支书记高惠丽介绍,对于外卖员上报社区治理问题线索、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等行为给予积分奖励,激励其通过工会驿站参与社区治理。

  “骑手上传的问题通过后台审核后,能获得相应的积分,累计积分可以兑换头盔、防晒袖等劳保用品。”庞亚飞是某平台的众包配送员,也是明珠社区居民。去年他凭借着排名第一的积分总数兑换了一辆电动自行车。

  深化关爱服务,善治同心同行。目前,明珠社区共有341名外卖小哥参与到治理当中,累计上报4000余个问题,有效激活了基层治理“新动能”。

  探索:新举措保障从业者权益

  随着数字化和平台经济的迅速发展,新就业形态已成为劳动者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在“稳就业,保民生”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社会各界对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关注度很高。由于劳动关系模糊、平台用工有待规范等原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不时进入公众视野,成为舆论场中的热点。

  《2024年社会蓝皮书:中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有半数新业态劳动者缺少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记者近日采访多名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超时工作、没有最低工资保障、缺少社保等,依旧是这一群体常遇到的问题。

  早在2021年7月,人社部等八部门就联合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就安徽而言,多部门协同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已有探索。省总工会副主席陈金红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工会法治化工作推进会上介绍,工会部门积极通过建会入会、建设工会驿站等措施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感受到“娘家人”关爱的同时,还积极构建“工会+法院+检察院+司法+人社”一体化维权模式保障他们的权益。

  此外,我省人社部门还创新出台推进补充工伤保险有关政策,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补充工伤保险保障范围,劳动者发生工伤后,可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其中一次性身故赔偿金最高为90万元,一次性残疾补助金最高为30万元。

  “平台经济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难点仍较为突出,比如劳动关系界定困难、社会保障体系覆盖不全、行业监管存在漏洞等。”北京兰台(合肥)律所合伙人、执行副主任,合工大创新导师李凡分析说,从一些司法实践和劳动者诉求反映来看,依旧存在一些新业态企业为降低经营成本,通过层层分包以及采取签订“自愿放弃缴纳社保承诺书”“骑手安全承诺书”等形式,规避承担社保缴纳义务。

  “当前急迫的还是完善适配新就业形态的社会保险体系。”李凡建议,要持续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建立健全职业伤害保障管理服务规范和运行机制,根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特点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探索“网上社保”模式等,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少些后顾之忧。(记者 李明杰)

来源:安徽日报 编辑: 陈娉娉
来源:安徽日报
相关新闻
  • 校园
  • 职场
  • 考试
  • 专题
合肥市翡翠学校开展庆祝第40个教师节活动

固镇一小教育集团体育巷校区召开学习《...

安徽举办高校毕业生“暖心帮扶”专场招聘会

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持续推出专场招聘

合肥市委组织部温馨提示:及时打印准考证 提前熟悉考点信息

2024年中共安徽省委社会工作部公开遴选...

2024高招直通车系列访谈

2024高招直通车系列访谈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中安在线教育等。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转载的稿件或图片若涉及您的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图说教育

中安在线(中安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