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只有一次,多少人期待自己的青春可以绽放在华丽的舞台上,然而他毅然放弃大城市里属于他的华丽舞台,甘愿将青春绽放在农村宽阔的田野中。他说自己热爱农村这片沃土,愿意将自己的青春热血挥洒在广阔的黄土地上,愿意将自己与农村农民融为一体,愿意用自己的青春为新农村建设谱写华章。他就是亳州市谯城区赵桥乡穆阁村书记助理、谯城区大学生村官直属团支部副书记——方玉伟。
投入农村真情爱农
方玉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小就对农村有深厚的感情,所以在高考之后选择了安徽农业大学学习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大学在校期间,他曾参与由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组织的全国大学生志愿者“新乡村建设行动”,数十次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到亳州、阜阳、凤阳、枞阳、长丰、肥东等县市农村开展“支农、支教、调研”等活动,也与全国20多所大学的涉农学生社团有过联系和接触。大学期间的实践,不仅坚定了他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信念,也积累了农村工作的一定经验。
大学毕业后,方玉伟到杭州一家企业工作,2009年6月,当他从网上得知,安徽省已开始选聘第二批大学生村官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当时他已是担任总经理助理的职务,工作环境和条件较为优越,但是对“农村”的热爱使他毅然的选择了辞职回乡参加大学生村官选聘。
深入调研为民服务
他一到村里就开始了近三个月的走访,进行村情民情调研。因为,他认为要想做好农村工作,首先要了解村情、民风。而且穆阁村现有人口近8000人,是由原来的五个行政村2007年合并形成的,对于这样一个大村如果不了解村的基本情况,工作将会很难开展。他向村干部了解村级组织建设情况,并且挨家挨户走访党员、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上访户、种植、养殖大户等相对特殊的群体。三个月的走访工作,对于一位刚刚进入农村的大学生村官来说,其中会遇到多少困难自是不言而喻,而方玉伟认为这些付出都非常值得,因为调研之后他对穆阁村的村情民意已胸有成竹。
方玉伟一直坚信,深入群众开展调研走访是做好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调研走访让他了解村情民意,找到了努力的方向;调研走访让他了解了农民的所思所需,知道了如何为民服务;调研走访使他找到了问题,明确了工作方向。
搭建组织舞台铺设富裕桥梁
通过前期的走访调研,方玉伟基本了解了种植和养殖结构和特点,并确定以推动“农民组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思路,搭建农民“组织舞台”。
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是现阶段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穆阁村的东马庙、西马庙和余庄等几个自然村有着种植蔬菜的传统,并已有了一定的种植规模,所以首先他找到东马庙的陈小利、陈立夫、何长征等几户蔬菜种植大户,鼓励他们带头组建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2010年3月12日,在方玉伟的协助下,“同兴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同样根据龙王庙、王庄、小李庄、洛河寺等自然村养鸡的农户较多的特点,在方玉伟的鼓励与支持下,以李工作为理事长的“众诚农民养鸡专业合作社”在2010年4月份成立。2010年10月,方玉伟又协助穆阁自然村的李绍东和李东风等种粮大户成立了以种植优良小麦、培育小麦良种为主要经营项目的“未来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2011年3月,在他的推动下有成立了以马守红为理事长的“谯城区穆阁农机合作社”。
方玉伟鼓励支持筹建的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不仅为他们降低了生产成本,带领农民走上了生活富裕的道路,而且为以后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关爱留守儿童丰富农民生活
留守儿童问题和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匮乏是现阶段农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穆阁村同样如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方玉伟联系并邀请了亳州晚报社记者、安徽农业大学及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4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来穆阁村先后开展四次活动。
2009年“十一”期间,由方玉伟邀请安徽农业大学的2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和亳州晚报社小记者中心,在穆阁村共同开展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城乡儿童手牵手”活动,广受村民的称赞。
2010年寒假方玉伟又组织了一场主要由穆阁村留守儿童和村民主演的“穆阁村2010农民春节联欢会”,联欢会上孩子们自编自演的小品给村民们带来了欢声笑语,80多岁的梁大爷的歌声让村民们赞叹不已,大学生志愿者的腰鼓让全场掌声雷动。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更重要的是增加了这些留守儿童的自信心,让他们也可以站在舞台上尽情地表现自己。
每年暑假都是留守儿童安全事故高发期,为了防止村里留守儿童安全事故的发生,方玉伟邀请了北京对外经济与贸易大学和安徽农业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和他一起组织开展了“大手牵小手,安全快乐过暑假”活动。他们充分利用村党员活动室及远程教育设备,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为村里80多名留守儿童开展了安全常识、生活常识、趣味英语、音乐、美术、手工制作以及舞蹈等课程,另外还教他们做一些互动游戏以及如何出“黑板报”、给父母写信等,最后帮他们排练了文艺节目,为在家照顾他们的爷爷奶奶作了“汇报演出”。“这个暑假孩子们不仅学到了一些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而且在快乐中安全的度过了这个暑假。”从方玉伟那记者了解到,这次活动还使大学生志愿者的自身知识和能力得以运用,更重要的是,他们使村里的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及多媒体设备得到充分利用,并且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和好评。
踏踏实实点滴见真情
方玉伟的踏实工作为农民带来了不少方便,但他并没有满足于自己的成绩,而是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村里的工作,真正做到为村民服务。
穆阁村是谯城区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的示范村,曾先后接待省内外来参观考察的团队80多个。并于2010年办理代理案卷共计526件。尽管穆阁村在这项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在办理的过程中方玉伟发现仍有部分群众对这项工作表示不满。因为办理各项代理都需要一些证件和材料的复印件,复印这些材料只有到集镇上的复印店,到集镇复印一次材料来回至少20多里路,非常不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方玉伟多次向村里提议并积极争取乡财政的支持,最终在2010年6月乡政府给穆阁村配备了打印复印一体机,现在村民们办理全程代理带着相关证件直接到村里就可以了,而且复印材料的费用全部由村里承担。一台小型复印机虽然只需要不到2000块钱,但却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方便。
另外,方玉伟通过走访上访户,了解他们上访的原因,帮助他们寻求解决问题途径,尽最大努力让他们息诉息访,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辛庄自然村曹家芹的丈夫和儿子在2003年因一次交通事故同时去世,曹家芹因不服交警部门的事故处理结果,从此便开始了一个人带这两个孙子近8年的漫漫上访路。为了进一步掌握她的情况,方玉伟多次到她家走访,而且找到村干部和乡信访办的同志了解情况,也咨询过自己做律师的同学,想方设法帮助她解决问题。2009年12月,为了给这个因车祸和上访致贫的家庭解决一些经济困难,方玉伟通过团委为她的小孙子争取了500元的救助资金。2010年8月,当方玉伟得知信访部门做出了市和区信访、民政、公安几个部门一次性给予12万元的救助补偿的决定,曹家芹仍然没有接受时,方玉伟有些急了,因为他知道这个解决方案对于曹家芹来讲已经是最高的标准了。所以他再一次到曹家芹家走访,做思想工作,最终曹家芹同意了信访部门的解决方案。2010年9月25日,在市公安局信访接待室曹家芹最终写下息诉息访保证书,方玉伟也以大学生村官的身份为其息诉息访写下了担保书。曹家芹近8年的上访历程自此也画上了句号。
方玉伟工作的点点滴滴之中,无不透露着对农村的热爱,对农民的关怀。他在黄土地上挥洒的青春,将生根发芽结出更加骄人的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