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学校,一种文化;一段生活,一些历练;一股坚持,一部成长。从城市到农村、从学生到村官,她用那美好的青春年华谱写出了一首黄土地上动人的赞歌。一路走来,有委屈、有荣耀,有艰辛、有释怀;但,自踏上这片土地开始,就注定了她的不平凡——舒城县干汊河镇西宕村党总支副书记——洪娟,为安徽农业大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作出了完美的诠释。
团结才是硬道理
作为一名农林院校的毕业生,洪娟对农业一直怀有很深的感情,又加上从小在农村长大,她便想以第一批大学生村官为契机,以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万事开头难,她坦言:“刚来的时候,由于是第一批,老百姓对这个新生事物很是疑惑和不解,甚至于怀疑我的工作热情”,对此,当时的洪娟感觉委屈却无奈——“大学生村官是来干什么的?”、“真的是来工作的吗,怕是来镀金的吧?”、“一个刚出校门的小姑娘也能当村干部?”“村民们的质疑我还可以理解,但连村干部们都爱理不理的就感觉太难受了”洪娟苦笑道,“每天就跟空气似的生活着,蛮尴尬的”。不过,好事多磨,她认识到,虽然自己是大学生,在文化程度上占有优势,但一花独放不是春,只有团结一致,个人的力量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于是,她学着主动融入,不懂就问,积极参加村里镇上的会议从中获取经验,并用己所学,立足自身,承担了村级软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完善、归档工作。同时,洪娟利用闲暇时间走进村民,了解大家的困难。一来二去,村里人感受到了她的真诚,都渐渐地敞开心扉。“有了群众的支持,当初的委屈也就化为泡影了”,洪娟欣慰道。
勤奋是不二法门
在农村,弱势群体占了很大的比重:孤寡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等,他们格外需要社会的关心和帮助。为了给村民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洪娟付出了很多心血。“村里的情况我是了解的,一直不容乐观,所以我得勤奋起来,不然拖到最后他们的日常衣食都是问题”,洪娟瘦弱的脸上露出一丝担忧与坚毅。她积极咨询救助渠道,通过团委、妇联等各部门申请救助资金,为6名贫病妇女申请救助资金3000元、为8名困难儿童申请“希望工程”、为7名女童申报“春蕾计划”、为3名困难大学生争取了“爱心圆梦大学”助学金、为孤儿和一名白血病儿童争取了12000多元的救助资金……“辛苦的是我一个,幸福却的是大家,这个付出是值得的”洪娟笑道,“村官嘛,首先得把自己放到群众的位置上,从他们的利益出发,要是整日高高在上碌碌无为的,实在是对不起乡亲们对我的期望。”说话间,她指了指不远处的一间茅屋:“老束家马上又能领到今年的救助金了。唉,自己患病,妻子弱智,上初中的儿子只能看着自己的同学下晚自习之后买这买那垫肚子,自己却什么都没钱买。孩子奶奶几次问他:‘在学校不买东西吃,不饿吗?’他说,奶奶,我不饿,我喝水就可以了。”“所以当时我就下定决心要尽最大力量帮助他们!”洪娟私下里探望过他家,也悄悄地送过大米,但深知个人力量薄弱,便通过上级部门申请救助金。终于,在她的努力下,老束家的生活有了良好的保障。勤奋、再勤奋,成了洪娟工作的不二法门。
创新是不竭动力
“我们西宕村是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民主要经营种养业和羽毛加工业,尤以羽毛加工业为主导产业,是我村的特色产业。”洪娟摊开手里的几份报纸,醒目的“西宕村羽毛产业大丰收”标题映入眼帘。但是,光有基础,没有好的方法也是难以突破的。随着工作的步步深入,她发现村里的羽毛加工业多为家庭作坊式经营,缺少集群优势,迫切需要发展壮大。因此,为了推进发展,洪娟与村两委一班人多次往返于省、市、县各有关部门争取项目支持,对羽毛加工集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规划和建设,优化了发展环境。“当然,要能够快速稳步地发展,资金是大问题。我们积极咨询信贷部门,动员有资金需求的业主们联合起来以联保的方式互为担保人贷款,累计贷款100多万元,解决了十多位大户的资金困难。”有了良好的环境,充裕的资金,羽毛业主们纷纷扩建厂房,扩大生产规模,2010年羽毛业创产值(含交易额)7.9亿元。同时,为做好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她主动协助村里谈协议、写材料、签合同将土地转租给大户,从事精品蔬菜、优质水稻和苗木花卉种植,累计流转土地1000多亩,转移农村剩余劳力2000多人次,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做农业嘛,要因地制宜,活学活用,不能死守不放,不然哪来的丰收呢?”洪娟自豪地说。在她的调研咨询努力下,更是建成了舒城县第一个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谈及业绩菲然,她谦虚道:“创新是不竭源泉,大学生嘛,要敢想敢动才能取得长久进步啊。”
求实是为人之本
农村无大事,却也不容易。洪娟在村官岗位上处理的大多都是类似计划生育之类的事宜。但是,她却从来未曾随意。“村民的思想工作要做好,你不平实、耐心,他就很难跟你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洪娟坦言,“虽然在工作过程中确实也遇到过不快,但我想,用真心才能换取真心。如果我敷衍了事,他们也很难以诚相待。”就这样,凭借着求实、真心、耐心,她的村官工作一直备受表扬。2008年以来,洪娟先后获得了舒城县“优秀共青团干部”、“远程教育和党员电化教育先进个人”、“十大优秀女村官”等一系列荣誉。六安市委组织部也拍摄了她的事迹专题片进行放映教育。2011年元月份,她更是入选由7名成员组成的安徽省优秀大学生村官巡回报告团在省内8所本科院校作巡回报告……面对数不清的荣誉,洪娟淡然一笑:“荣誉是村民的肯定,我只有做得更好,才能不负众望。”
是的,农村需要她,被需要更是一种幸福。团结、勤奋、求实、创新,当这么多优秀的品质跟荣誉集于一身竟淡然处之时,我们能够感受到洪娟不俗的胸襟与胆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回首过往,她无怨无悔;展望未来,她信心加倍。“娟娟”细流润乡田,让这青春之歌尽情嘹亮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