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日前出台的2011年工作要点中提到将试点教师资格“五年一审”,我省虽不在试点范围内,未来几年也会考虑实施。原本一劳永逸的终身制被打破,不仅让老师议论纷纷,也引发了教师职业以外拥有证件人群的关注。资格证五年一审无疑对教师责任心和教学能力的提高都有促进作用,但另一方面,它会不会限制其他社会人士跻身教师队伍?
原来考了后一劳永逸,现在却面临着可能被拿掉资格的局面,教师资格证新政如果实施,最先冲击的就是一线教师。“资格证定期审核有利也有弊吧,只要考核程序不太复杂,对于工作认真的教师来说是没有什么大的影响的。”在省城一初中担任语文教学的曹老师告诉记者,定期审核对师德和教学都会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老师们日常会绷紧这根弦,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件好事。如果审核的程序过于复杂,就会牵涉老师过多的精力。
采访中,老师们对此并没有太多的担忧,相对而言,资格证的定期登记审核对乡镇教师的影响可能更大一些,如果审核的要求较高,乡镇老师可能会感到更多的压力。“虽说学校平时也组织教师学习,但毕竟动力不足,一旦加上资格证的砝码,教师们就会自发地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相对于教师们的一些担忧,校长们却均持支持态度。省城一知名高中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对于教师的考核方法很多,包括绩效工资考核,但因为种种原因,作用并没有立竿见影。可是教师资格证却关系着老师们的职业根本,如果将此与日常教学挂钩,进行适当的考核,对教师能力的提高而言是一件好事。
“五年一审意味着我们这些没当教师的人,今后想获得教师资格证更难了。”在一家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作的刘辉觉得自己离教师的职业又远了。
刘辉是师范类毕业生,毕业后没有从事教师工作,只是考了一个教师资格证。随着教师待遇的逐步提高,自去年起他就开始尝试参加教师招聘,希望能到一所学校里当老师。“以前还想着一次考不过,反正有了资格证可以继续考。以后如果对资格证进行定期登记审核,我们这些不是从事教师职业的持证者,想通过审核可能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合肥市教育局语委办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每年报名普通话等级测试的人中,很多并非师范类学生,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就是为了考教师资格证。“不少非师范专业的大学应届毕业生把报考教师资格证作为一个就业的渠道,但实际从业过程中,有相当持有教师资格证的人并没有从事教师职业。”这位人士表示,如果这些人在多年以后再想去当老师,给学生授课,教学水平肯定会成为一个问题。不过换个角度来看,资格证终身制的取消,也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一个手段。
“虽然目前我省实施这个政策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但是从全国的情况来看,这项新政是大势所趋,不久的将来势必也得在我省推行。”省教育厅师资处副调研员王淑芳告诉记者,今年教育部将其列入了工作要点中,实际上在此之前一些省市已经开始施行这项政策。教师资格证终身制的打破是与教师岗位性质的改变以及教育改革相适应的——以前教师这个职业也是终身制,除非自己辞职或犯了严重的错误,一般不会丢失工作,但现在教师同样采取聘用制,签订劳动合同。再加上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从教学内容到教学理念都在发生着变化,与这些相配套的教师资格证没有道理不改变。
资格证定期审核登记是大势所趋,当然,它的初衷不是为难一线教师群体,而是设置一个起码的门槛把不适应的少数人限制在外。当然,重新审核登记的具体标准与细则如何制订?宽与紧的分寸如何把握?这些可能才是教师需要担心,主管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张晓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