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众眼中,南科大更像是一个破除陋规、勇闯禁区的符号,是中国高校乃至整个行政改革的探路者,她所突破的、她所遭遇的、她所展示的,都将为人们长久讨论。不论南方科大最终走向何方,这种尝试、关注和讨论都将成为一笔宝贵财富,而南方科大也注定将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高举“去行政化”大旗的南方科大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据新京报报道,教育部近日专门召开会议,批准南科大筹备建设,但由于程序复杂,距离正式下发文件仍然需要一段时间。
南方科大从公开遴选校长到筹建办学,可谓一波三折,话题不断。从“准生证”难产,到全球招聘停滞传闻,南科大每向前迈进一步,都显得颇为不易。就连一心要去行政化的校长朱清时,也遭遇了一系列“挑战”。深圳将原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划给南科大做启动校区,验收时有人报告,教学楼楼顶漏水。朱清时吩咐第二天找人来修,却拖了一个多月还没有动静,下属的解释更让朱清时哭笑不得——按照深圳市的规章制度,这件事先得找人评估,评估之后招标,而且一定要有3家以上公司投标,中标之后定合同,报相关部门申请经费。而朱清时要买一台办公电脑,竟也需要两个月左右时间“走程序”。
大学与“行政化”本不兼容,教授治校、学术自由是高校办学之常识。在西南联大纪念碑文中,有这样几句话:“以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西南联大教师一般都不愿做官,而乐于在教学之余从事学术研究。师生不论贫富、资历、权位,谁越有学问,越掌握真理,谁就越会受人尊敬,官僚和专事钻营者,在西南联大难有容身之地。即使是像蒋梦麟这样做过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的人,也远不如陈寅恪、冯友兰、吴有训等人更受尊敬。某种意义上说,高校去行政化成为举国关注的热点话题,本身就是一种悲哀。
在行政化之风的荼毒下,一些高校活力渐失,学风败坏,丑闻频出。抄袭论文者、跑要课题者、买卖学位者、贪污腐败者等等尽皆有之,近来颇受关注的教授肖传国雇凶袭击方舟子一案,正是高校行政化乱象的缩影。为师者无心治学,学生又如何能专注学问?高等教育又如何能更上层楼?正因为如此,公众寄望南方科大能在高校去行政化方面作出有益探索,找到去除行政化毒瘤的“良方”。
但正如朱清时所言:“南方科技大学既挑战了既有的教育制度,也挑战了政府现行的审批模式。”可以说,所有的规章制度都“失灵”了,又该怎么办?南方科大有去行政化的决心,但无论是筹建过程还是今后办学,都须在行政化框架之内。换言之,在现有体制之下,南科大欲“独善其身”,殊为不易。但无论如何,能迈出这一步,已经难能可贵。
朱清时校长在做客晶报名人演讲周时坦言:“我已经做好准备做真正的改革者,也许成功者是后来人。教育改革太复杂了,而且在聚光灯下改革,很多事情都放大,很多人都关注,改革很不容易。南科大能够改革到什么程度,这是与时俱进的。南科大能够坚持这项改革,就会有很多后来人继续做,他们中间的某些人就会取得比我们还大的成功。”这是南科大改革的意义,也是我们关注南科大的理由。
在公众眼中,南科大更像是一个破除陋规、勇闯禁区的符号,是中国高校乃至整个行政改革的探路者,她所突破的、她所遭遇的、她所展示的,都将为人们长久讨论。不论南方科大最终走向何方,这种尝试、关注和讨论都将成为一笔宝贵财富,而南方科大也注定将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