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三校联招走到了第五个年头,从排斥到接受,从陌生到熟悉,省城的家长和考生已经把三校联招当成了平常事。但“事”到临头,家长们心中仍有一些问题想不通。对此,合肥市教育局有关人士给出了回应。
一问:派位数据如何保证不被更改?
疑问:派位是在现场监督下进行的,但是派位后数据均被带走,具体学生排在哪个组,网上没有公布,如果派位后更改学生的组别,那也存在调换学校的可能。
回应:学生的排名是根据总分、综合素质评价、学业考试等因素从高到低排列,这些排列数据都是靠分数和评价等级说话,考生一目了然。在正式派位前,为了保证这些数据不被更改,都是邀请公证人员现场对数据进行公证并存档。今年除了像往年一样的正常存档手续外,在派位现场还多了一道刻录光碟的程序。一旦数据刻录到光碟上,就无法更改,这也是为了最大限度保证数据的完好。派位的整个过程是在大众监督下进行的,派位后组别已经分出来,此时教育部门就是将各个考生的分配学校数据录取到网上。这个过程也是家长担心出问题的环节,对此,教育部门表示整个录取信息的过程都是在纪检部门监督下进行的,无法私自更改考生派位的学校信息。
二问:派位后能否酌情换学校?
疑问:虽说三校派位是为了生源均衡,但有的孩子不适合住校,有的则更愿意选择某个学校。如果两位不同学校的学生,双方正好都愿意到对方的学校去,那么调换学校是否可行?因为调学校不是在择校,而是为了更方便地进行学习和生活。
回应:从联合招生第一年开始,关于派位后能否换学校就一直是家长们每年都要问到的话题。但是每年教育局对此的态度也是非常坚决,任何人不得跳过摇号,更不能私自调换电脑派位的学校。对于这么多年一直坚持的派位,合肥市教育局表示其根本目的在于平均生源,让三校共同发展,从而遏制城市的择校问题。从目前来看效果显著。对于一些家长表示孩子不适合住校,或是读某所学校离家更近,合肥市教育局表示可以理解,但是不能因此而破例。
因为一旦开了口子,派位就失去了其公平公正性。一个学生可以换,那么其他学生都可以换,到最后派位就形同虚设,对于那些没办法调换学校的学生来说就是极大的不公平。虽然社会上关于可以调换学校的传言不少,但是合肥市教育局对此的态度依然坚决:不允许任何人调换学校,如果三校私自接受调换,一旦发现也将追究责任。
三问:联招能否多点温情?
疑问:三校刚开始实施联合招生时,滨湖区和政务区还很偏僻,而且当时很多人都倾向读一中。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将房子买到了滨湖区和政务区,就是为了方便照顾孩子读书。家长和学生对三校的择校意识也逐渐淡化。教育部门是否考虑将联招的形式稍加改变,譬如能考虑部分家住政务区或滨湖区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要让住滨湖的学生奔波到八中读书,使得招生更加人性化。
回应:能理解家长希望就近照顾孩子的心情,希望孩子能住在家里吃好喝好。但是三校联招的初衷一方面是为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另一方面也在实施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管理,就是寄宿制。高中生和初中生不同,已经具备相当的自理能力,从目前一中和八中的管理来看,绝大多数学生都可以适应这些寄宿制的学习和生活,这对培养孩子独立性和与人合作的能力都是有好处的。在学习中确实也发现了一些学生不能适应集体生活,这部分学生学校一般也会酌情让其回家走读。从目前来看,短期内三校联招的模式是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的,这也是为了保持一个政策的连续性。(胡冬雪 见习记者 曹庆 记者张晓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