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迎夏,芍药新开。育新小学数学组于5月11日、5月13日两天,开展以探索“图形与几何”为研究专题的年级推课活动。在前期一个月各备课组的反复研讨、多轮打磨基础上,本次活动共推出7位教师不同学段的专题课例。庐阳区教研员李玲玲莅临指导,校长姚庆、副校长邓翠银全程参与活动,全体数学组教师们积极参与听课、评课。
一年级组教师张萍、李阳同课异构,共同执教《认识图形二》这一课。张萍通过画一画、分一分、找一找等方法,使学生轻松进入了新课,整节课张萍带着独有的精气神,特别的活力牢牢的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呈现一堂活力满满的课。
李阳在课程之初让学生摸一摸自己带来的立体图形是什么感觉,由体到面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使学生明白“面在体上”。课堂上,李阳亲切地讲解、耐心地倾听激发了学⽣主动思考,加深了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二年级教师王森带来的《角的初步认识》。王森注重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学生的观察、发现、思考为主线,给学生以充分的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动脑思考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角,课堂上教师亲切的语言、精准的问题、流畅的思路引领着学生一步步深入探究、快乐学习。
三年级教师郭海涛展示的是《面积的含义》,郭海涛在课前深入研读教材,以夯实基础为出发点,让学生扎实的掌握了面积的含义这一知识点。郭海涛设计问题精准、语言规范干净,教学思路非常清晰。
四年级教师贺姝带来的《认识三角形》,贺姝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层次清楚、环节紧凑,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是一堂稳扎稳打的课。
五年级教师张玉莉执教的是《圆的认识》,学生通过画圆,从中学会用圆规画圆,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通过让学生描述圆,引出圆心、直径和半径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研究与发现的过程。
六年级教师夏雨城带来的是《图形的认识》复习课。她以“点到线”出发,再“由线到面”,最后“由面到体”,遵循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小学阶段图形的知识点有效融合,呈现一堂有思考、有效果的课。
李玲玲在听完几位老师的课之后,充分肯定了老师们的深入研读与认真教学,对学科组浓厚的研究氛围表示充分赞赏。同时针对本次专题课例也指出要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握和精研课本中的问题,以问题为引领,教师启发学生多说多动手,使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自主得到结论,将问题落实。
姚庆在总结中鼓励教师们,对于公开课和研讨课教师们要愿意上、敢于上,这是教师们上好优质课的必经之路。愿意上不仅是老师的自我要求和积极进取,也是体现教师职业的尊严,还要敢于上、主动挑战自己,在不断的研课、磨课、上课中老师才能提升自己的信心和底气,直面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团队共研共磨、同伴争相进步比着上的氛围中,使自身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同步提升,上好一堂又一堂学生喜爱、同事赞赏、专家认可的优质课,与学生共同收获更多的成长。
“凝心聚力研图形,教学相长促发展”。虽然活动只展示7位老师的数学课堂,但是每个授课老师背后都是数学组团队的智慧凝聚和强大的支持,课前共研、共磨、共探索,课后共反思、共总结、共提高。课虽已结束,但数学组老师们对“图形与几何”深入研究的脚步仍在继续。(马翔)

郭海涛

贺姝

李玲玲听课1

李玲玲指导

李玲玲指导2

李阳

听课1

王森2

夏雨城

张萍

张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