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产教协同结硕果

您当前的位置 : 教育 > 安徽校园 > 普通高校   时间:2023-09-21 10:41   收藏   打印

时间:2023-09-21 10:41  

  近日,李维火上完两节课,就坐上高铁匆匆赶回安徽工业大学芜湖技术创新研究院。“我与芜湖一家企业约好下午2点商谈产教融合相关事宜。”李维火挥别记者。

  李维火是安徽工业大学教授,兼任安徽工业大学芜湖技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该研究院是2021年9月芜湖市政府与安徽工业大学市校战略合作的“杰作”,服务芜湖市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近年来,安徽工业大学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需求,与省内外多个地方政府共建办学,像芜湖技术创新研究院这样的实体性研究院共有7个,先后建立的产教融合基地近百个。

  “产教融合是高校办学的重要路径,安徽工业大学前身是华东冶金学院,一所老牌工科院校。近年来,面对国家战略转型发展和产业变革,在大力发展特色专业的同时,我们积极打造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贯通融合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拓展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空间。”安工大党委书记陆林说。

  2021年,安徽工业大学科教融合人工智能学院成立,依托安徽工业大学、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产业服务方面的优势,该学院开展人工智能科教融合产业创新人才培养。2022年首批本科“人工智能”专业单列计划招生40人,产教协同育人结出了硕果。

  “安工大的教授打破了多项技术瓶颈,提出的技术方案应用性强。”合肥国轩电池材料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徐懋说。这番感慨,要从两年前的一次“联姻”说起。当时,合肥国轩正为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等技术难题发愁,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永涛联合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等行业龙头企业,组建首批新能源材料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安徽省示范基地。“对工科专业来说,产教融合实现了把教学和实验放在生产一线,师生面对的是源源不断的课题。”李永涛说。

  据悉,该产教融合基地不仅帮企业解决了问题,也加速了人才实践能力提升。2020级硕士生李晨进入该产教融合育人基地实践学习,自主探索安全高压电解液研究,创新性发现阳离子-阴离子协同调控机制来抑制金属锂负极锂枝晶生长和消除死锂难题,在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3篇,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22年,学校与马鞍山市正式共建安徽工业大学工程师学院,探索人才培养与职业技术资格评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安工大教务处长郑啸介绍。

  “学校的发展战略首要的就是人才集聚战略。我们以‘高精尖缺’为人才引进导向,今年以来,已入职博士80多位,每个学院都配备了高职称、高学历的企业导师,通过校企教师‘双轮驱动’,共同实施项目教学。发挥人才培育的‘全周期’机制效应,孵化培育一批高层次人才,为协同育人培养‘引路人’。”安工大校长魏先文告诉记者。

  (记者 常河 丁一鸣 通讯员 汪盛颜)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 章蕾
来源:光明日报
相关新闻
  • 校园
  • 职场
  • 考试
  • 专题
合肥南门小学科学城校区启动规划批前公示

固镇县石湖小学开展大雪节气主题教育活动

5120个岗位来袭!安徽省举办2024届中医药类专场招聘会

“合肥千企万岗请您来”首场推介活动在...

合肥市委组织部温馨提示:及时打印准考证 提前熟悉考点信息

合肥考区3.4万名考生参加2024年度“国考...

2023年全国主流媒体浙江高职行

2023年全国主流媒体浙江高职行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中安在线教育等。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转载的稿件或图片若涉及您的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图说教育

中安在线(中安教育网)版权所有